植此青绿拥抱春天 全国多地掀起植树造林热潮
发布时间:2025-03-13 10:40:08来源:
3 月 12 日,第 47 个植树节来临之际,从西北边陲到江南水乡,从城市公园到乡村山野,全国上下掀起植树造林热潮。各地以 "生态优先、绿色发展" 为导向,通过规模化造林、生态修复、校园实践等多种形式,为大地增添新绿,共筑生态文明屏障。
荒漠化治理显成效 生态经济双丰收
在新疆喀什岳普湖县,绵延的塔克拉玛干沙漠西缘正被绿色改写。300 米宽的梭梭林生态隔离带雏形初现,滴灌系统与电网设施已铺设完毕,万株梭梭苗即将扎根沙海。当地创新 "生态 + 经济" 模式,在防沙治沙的同时推广梭梭嫁接肉苁蓉技术,既筑牢绿色长城,又培育出年产值超千万的特色沙产业,实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双赢。
公益植树十六载 绿染城市惠民生
江苏靖江靖城街道东南村的生态修复现场,2000 余名志愿者协作栽种近 700 株桂花、香樟。这项持续 16 年的公益植树活动,已累计筹集爱心认种款 92.7 万元,帮扶困难学生 750 余人。如今的靖江,城市绿化覆盖率达 42%,"推窗见绿、出门入园" 的生态图景正在变为现实。
烂泥沟变身网红地 生态蝶变促振兴
重庆高新区白市驿镇望月湖畔,千名干部群众挥锹种下新苗。这片曾被称作 "烂泥沟" 的荒僻之地,经过多年生态修复,已蝶变为拥有环湖步道、太阳能路灯的生态公园,年接待游客超 50 万人次,带动周边农家乐、民宿等产业增收 3000 余万元,走出一条 "生态修复 + 乡村旅游" 的振兴之路。
军民同心添新绿 校园实践育理念
在贵州毕节七星关区,500 余名消防官兵与志愿者共同栽种 6000 株清香木、鹅掌楸,筑起乌蒙山区绿色长城。与此同时,都匀市第六幼儿园的孩子们在老师指导下完成 "希望树" 种植,黔南州罗甸县干部群众在大小井风景区种下凤尾竹,既固土防蚀又打造景观带。上海徐汇区康宁科技实验小学开展 "植物朋友" 认养活动,学生们为校园绿植制作专属名片,将环保理念融入日常学习。
科学规划提质效 生态红利润民生
湖南沅陵县咪子山公园,100 余名干群冒雨栽种本土树种,打造 "三季有花、四季常青" 的立体景观。该县 2024 年完成人工造林 6300 亩,今年计划通过乔灌草搭配提升生态效益。泰安市城管局联合多部门开展主题党日活动,在城市绿地栽种西府海棠、白皮松,铺植格桑花 1200 余平,为建设宜居城市添砖加瓦。
从大漠边缘到长江沿岸,从军营校园到城市社区,一棵棵新苗在春风中舒展枝叶,不仅为祖国大地披上绿装,更在人们心中种下生态文明的种子。正如参与植树的少先队员所言:"希望小树和我一起长大,守护家乡的蓝天。" 这场全民参与的绿色行动,正以蓬勃之势书写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新篇章。
(责编: admin2)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