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 NFC 成盗刷新目标?这 5 大防护措施必看
发布时间:2025-03-13 10:35:09来源:
手机 NFC 成盗刷新目标?这 5 大防护措施必看
近期,有关手机 NFC 功能被用于盗刷的讨论在网络上甚嚣尘上,不少用户担忧自己的财产安全。然而,经调查发现,部分关于 “手机 NFC 被隔空盗刷” 的消息为谣言,如短视频博主吴某课等人编造传播的相关谣言,其摆拍视频引发群众恐慌,最终相关人员已被依法追究法律责任。不过,尽管 “隔空盗刷” 不具备技术可行性,但现实中仍存在利用手机 NFC 功能实施诈骗盗刷的案例,需引起大众警惕。以下为您详细介绍五大防护措施,为您的财产安全保驾护航。
了解 NFC 技术,勿信谣言
NFC 是近场通信技术(Near Field Communication)的英文缩写,是一种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允许设备在短距离内进行数据交换,通信距离通常不超过 10 厘米。它被广泛应用于手机支付、身份识别、数据传输等领域。例如,在手机支付场景中,用户在手机 “钱包” 应用中添加银行卡并开通 NFC 功能后,将手机靠近支持 NFC 支付的终端设备,就能轻松完成支付。杭州警方与网络安全专家通过技术演示指出,现行 NFC 支付需多重验证且存在感应距离限制,所谓 “隔空盗刷” 并不现实。但这不意味着 NFC 功能毫无风险,不法分子会利用其他手段借 NFC 实施诈骗。
谨慎下载应用,严防恶意软件
从已曝光的案例来看,不法分子常诱导受害者下载来路不明的软件。例如,一名男士在自称航空公司客服人员指示下,下载名为 “NFO-X” 的软件,并使用手机 NFC 功能进行银行卡支付交易,最终被骗近 10 万元。因此,务必从手机官方应用商店下载应用,这些平台对上架应用有严格审核机制,能在一定程度上保障应用安全性。对于短信、邮件或陌生链接中推荐的应用,切勿轻易点击下载,以防被诱导安装恶意软件,一旦恶意软件获取手机权限,便可能利用 NFC 功能盗刷银行卡。
关闭非必要 NFC 功能,降低风险
若不常使用 NFC 功能,建议及时关闭。尤其在人员密集场所,如公交、地铁、商场等地,关闭 NFC 可减少手机被不法分子近距离接触利用的机会。一般手机的 NFC 功能开关在设置菜单中,部分手机还可通过快捷操作栏快速开关。养成不使用时随手关闭的习惯,在需要使用时再开启,如乘坐公交地铁刷手机乘车码、进行 NFC 支付等场景,使用完毕后立即关闭,不给不法分子可乘之机。
强化支付验证设置,增加盗刷难度
尽量不开通免密支付功能,设置复杂且不易被破解的支付密码,密码长度应在 8 位以上,同时包含数字、大小写字母以及特殊字符。此外,启用指纹、面部识别等生物识别验证方式,为支付增添多重保障。以常见的银联闪付为例,用户可通过指纹或物理键快捷调出银行卡和付款二维码,自行选择非接触式付款或二维码被扫完成付款,在这一过程中多重验证可有效保障资金安全。即使不法分子试图利用 NFC 盗刷,复杂的验证方式也能极大增加其盗刷难度。
定期查看交易记录,及时止损
养成定期查看银行卡交易记录的习惯,建议至少每周查看一次。仔细核对每一笔交易明细,一旦发现异常交易,如非本人操作的消费、转账等,应立即拨打银行客服电话冻结银行卡,并向公安机关报案。例如,若发现有不明来源的小额支付,可能是不法分子在试探银行卡状态和支付验证方式,此时及时察觉并采取措施,可避免更大损失。同时,向银行反馈情况后,配合银行进行调查,争取追回被盗刷资金。
警方提醒,NFC 支付本身是安全可靠的,但用户需提高安全意识,妥善保管银行卡、密码、验证码等重要信息,不向陌生人透露,也不要随意允许陌生人远程操作手机。在使用手机 NFC 功能时,遵循上述防护措施,做到谨慎防范,确保个人财产安全。
(责编: admin2)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