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社会 >

官方辟谣:网传“草莓携带诺如病毒”系谣言 科学解析食用风险与防护

发布时间:2025-03-18 10:24:59来源:
 

近日,社交平台流传“草莓携带诺如病毒”“食用草莓引发‘草莓瘟’”等说法,称儿童食用后出现发烧、腹泻等症状,引发广泛关注。对此,上海、陕西等多地农业部门及疾控中心联合辟谣,国家应急广播、上海辟谣平台等官方机构也明确表示,这一言论违背农业常识,存在严重误导,草莓本身并非诺如病毒载体,感染风险与种植管理、食用习惯密切相关。

诺如病毒主要通过粪口传播,感染者接触污染物后未清洁双手直接进食是主要感染途径。草莓种植基地普遍采用现代化无土栽培技术,不使用粪肥,且农药残留检测严格。感染案例多因个人卫生疏忽,而非草莓本身携带病毒。

在农药残留与种植管理方面,草莓在定植期仅使用少量低毒农药防治病害,开花至成熟期禁用农药,以避免影响蜜蜂授粉。农业农村部门还会定期抽检,确保上市草莓符合安全标准。此外,草莓畸形多因授粉不均或环境温度波动,空心现象与品种特性、肥水管理有关,与膨大剂无关。

为科学防控诺如病毒,专家给出防护建议。正确清洗草莓的方式是流水冲洗30秒,保留果蒂避免污染果肉,再用淡盐水或淘米水浸泡5分钟,去除表面微生物。幼儿、老人等肠胃敏感者需控制摄入量,因为草莓膳食纤维含量较高,过量食用可能引发腹泻。在诺如病毒高发期(10月至次年3月),应加强手部卫生,避免接触呕吐物等污染物,在公共场所佩戴口罩。

上海交通大学农业专家连红莉指出,现代草莓种植已实现绿色防控,消费者无需恐慌。陕西省疾控中心提醒,若食用后出现不适,应及时就医而非归咎单一食物。农业部门强调,网络不实信息损害果农利益,呼吁公众以科学态度甄别传言。

草莓作为冬季热门水果,其安全性经多重监管保障。防控诺如病毒的关键在于个人卫生习惯与规范种植流程,消费者可放心选购正规渠道产品,科学清洗后安心食用。

(责编: admin2)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