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法都不想干的事,印度却要做?以“安全”为由,将中企拒之门外
勒梅尔的表态,实际上是代表西方,指出了当前欧美在同中国经济关系的问题上必须面对的现实:对华脱钩毫无意义,切断美国经济、欧洲经济和中国经济之间的所有联系是不可能的。
相同的问题,在今年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和美国国务卿布林肯访华时,也都以不同的语气和态度做了表态。
冯德莱恩访华
欧盟强调所谓的对华经济关系“去风险化”,但完全不谋求同中方搞“脱钩断链”;美国则始终强调竞争而非敌对,侧重于加强对中国的科技封锁以及产业竞争,至于对华脱钩,看着中美贸易额都说不出这话来。
所以总的来说,西方现在的对华经济脱钩,伴随着局势变化,正从一种目的转为一种策略或手段,根本上是为了让其在对华遏制或竞争的过程中保持优势地位,明白人都知道,脱钩不可能也没有意义,强行脱钩属于和自己过不去。
但偏偏有这么个国家,它就当真了!
比亚迪在印度
据印度《经济时报》报道,印度政府拒绝了中国新能源汽车龙头企业比亚迪与当地一家公司合作在印度投资10亿美元建设工厂生产汽车和电池的提议。而且印度方面给出的理由居然是“安全原因”,此外还有在中印边境冲突后对中国企业的戒备心理。
印度是世界第五大汽车市场,预计到2030年将成为第三大汽车市场。然而,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印度却远远落后于中国、欧美等国家。
2020年,印度乘用车总销量约277万辆,而纯电动乘用车仅售出2814辆,占比不到0.1%;但是另一方面,为了应对日益严重的空气污染和能源安全问题,以及履行应对气候变化的国际承诺,印度政府也提出了推动国内汽车电气化的宏大目标。
印度是世界第五大汽车市场
印度的规划和美国一样,也推出了一系列财政和非财政措施来促进新能源汽车的使用和制造,包括提供补贴、减免税收、建设充电基础设施、制定技术标准等。
但印度比起美国的最大问题在于,印度本国的电动车产业,和美企已经成熟且领先的全球发展格局完全不在一个层次,由于基础设施没有、交通状况差、市场需求低,类似塔塔等印度支柱型汽车厂商,基本上没有新能源车产业布局。
而作为印度汽车销量最好的铃木和现代等品牌,其新能源汽车在国际市场上也缺乏竞争力,技术和产业体系不是花钱就能买来的。
印度汽车制造
印度政府如果想要推动国内新能源车产业发展,最好的办法就是引进国外先进品牌,提升国内产业链和供应链发展,慢慢养活和发展本国新能源车及附属产业。
在这种思维下,让比亚迪这种全球新能源车产业龙头入驻投资,无疑是最好的选择,10亿美元的产业投资,放到哪个国家,那都是促就业、促发展的一道曙光,偏偏在印度,却成了国家安全的阻碍?
比亚迪无论是在美国、英国、加拿大等发达国家,还是东南亚和拉丁美洲的发展中国家,都有产业布局,甚至在部分国家还属于新能源车的豪华品牌。
比亚迪出口到挪威
这么多国家都在制造和买比亚迪的车,西方国家有比印度更加先进的汽车工业检测体系,他们都没有指出比亚迪汽车存在安全问题,到印度这里就不行了?
对此印度《经济时报》就指出,拒绝比亚迪投资是一种短视和自我伤害的做法,不利于印度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和竞争力的提高,将拥有全球规模和世界一流技术的投资者拒之门外,毫无意义。
实质上,莫迪政府的短视行为,已经不止一次两次了,此前在西方互联网企业入驻的问题上,印度就以保护本国软件体系等理由,设置诸多障碍,其片面极端的保护主义政策已经逼走了不止一家跨国企业,这还是对西方。
中印边境对峙
在涉及到中国的问题上,印度更是敌意满满,一方面中印之间边境冲突,至今在印度国内还有民族主义情绪不断挑唆反华倾向;
另一方面,双方冲突结束后,印度从国内游行抗议中国产品入境,到国际上印度同美日在印太战略框架下签订对华脱钩的经济协议,各种经济反华排华手段不断,这导致中国产品从实用度上在印度很受欢迎,却总是遭受官方的各种刁难。
总之,如果印度还将中国视为“非正常经济伙伴”,强行推动对华脱钩,那最终损害的还是印度自己的利益,中国科技企业永远都不缺印度这一个市场,但印度要不要选择拥抱全球化、跟上全球先进产业的发展步伐,维持自己的所谓“大国门面”,全看莫迪政府的选择!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