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生活 >

上海监测到XBB毒株,致病性更强?没有迹象表明XBB.1.5会引发更严重疾病

发布时间:2023-01-03 15:59:22来源:
  据澎湃新闻报道,近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简称上海瑞金医院)陈赛娟与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简称上海公卫中心)范小红领衔的联合科研攻关团队,为全球共享所有流感数据倡议(GISAID)数据库新增369条中国本土新冠病毒测序结果。
 

 

  值得关注的是,上海此次监测到的25例奥密克戎亚型毒株XBB家族中,有3例XBB.1.5,同样都是境外输入病例,未造成本土传播。不过近日,奥密克戎新变种XBB.1.5在美国迅速蔓延,引发网友关注。那么,这个毒株有什么特点?是否致病性更强?是否会导致二次感染?

  迅速“上位”的XBB.1.5:

  最初发现于纽约,已成美国头号流行毒株

  在奥密克戎家族中,BQ系列亚型毒株属于BA.5分枝,近期引发关注的XBB系列毒株则是BA.2衍生的BA.2.75和BJ.1亚系的重组体。

  据央视新闻报道,2022年6月,尼日利亚感染者中首次发现BQ.1变异株。9月,BQ.1及其衍生的子代亚分支开始在欧美国家流行,占比逐月升高,10月中旬在日本和新加坡等亚洲国家和地区逐渐开始流行。

  除了BA.2中发现的突变外,XBB亚变体的刺突多出了14个突变,其中5个在N端结构域(NTD),9个在受体结合结构域(RBD),而XBB.1还有额外一个的G252V突变。

  随后,名为XBB.1.5的奥密克戎亚型毒株在美国纽约被发现,并迅速横扫美国。2022年12月13日,《Cell》杂志在线发表了哥伦比亚艾滋病专家何大一团队对奥密克戎亚型毒株BQ和XBB家族的最新研究。该研究发现,BQ和XBB系列变种距离奥密克戎BA.5的距离,比奥密克戎BA.5距离初代奥密克戎毒株的距离还要遥远,其抗原漂移或转移的程度(即变异程度)与最初的奥密克戎毒株相当。

  据海外网消息1月1日消息,据美国全国广播公司等美媒报道,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表示,奥密克戎新变种XBB.1.5在美国迅速蔓延,目前,40%的新冠确诊病例感染了这种新变种,高于前一个星期的20%。在东北地区,约75%的确诊病例感染了XBB.1.5。

  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呼吸道病毒部门主任芭芭拉表示,没有迹象表明XBB.1.5会比其他奥密克戎变种导致更严重的疾病。虽然全美各地的新冠住院率总体在上升,但美国东北地区的住院率并没有出现增长。

  与其他奥密克戎毒株相比

  无迹象表明XBB.1.5会引发更严重疾病

  近日,一张称XBB.1.5毒株攻击消化系统建议囤药的截图广泛传播,截图中提及的诺氟沙星、蒙脱石散随后登上热搜引发讨论。

  据央视新闻报道,中国疾控中心病毒病所所长许文波表示介绍,BQ.1和XBB的致病力与奥密克戎其他系列变异株没有明显区别,重症率和死亡率在流行BQ.1和XBB的国家也没有增加。

  对此,上海市儿童医院药学部副主任李志玲也在接受媒体时表示,部分新冠感染者确实有呕吐和腹泻的症状,通常1-3天可以自行缓解。治疗腹泻更重要的是防止脱水和水电解质紊乱,蒙脱石散应在特定情况下使用,盲目使用反倒添乱,囤药更是没必要。

  据12月31日的最新报道,在过去两周里,美国每天因新冠感染住院的平均人数上升了4.2%,达到42324人。然而,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呼吸道病毒部门主任芭芭拉表示表示,在XBB.1.5占主导的东北地区,住院率并没有高于其他毒株占主导的地区。目前,也没有迹象表明XBB.1.5会比其他奥密克戎毒株引发更严重的疾病。

  或是史上免疫逃逸最厉害毒株

  但传播能力或无显著改变

  除了致病性之外,有关新毒株能否通过疫苗诱导和自然免疫保护,也是最被关注的问题。

  鉴于XBB.1.5拥有F486P突变,能够使其更好与细胞结合,它比其他毒株更容易突破人体的免疫防御系统。何大一团队对奥密克戎亚型毒株BQ和XBB家族的最新研究也证实了这一点。

  研究人员对比分析了接受三剂或四剂原始新冠疫苗的人,三剂原始新冠疫苗后接种奥密克戎加强疫苗的人,以及在接种后因BA.2或BA.5毒株而发生突破性感染的人的血液样本。结果发现,新冠疫苗及既往感染者血清对BQ.1、BQ.1.1、XBB和XBB.1的中和能力明显下降,针对BQ和XBB的中和滴度分别降低了13-81倍和66-155倍,但并非完全免疫逃逸。这意味着,XBB等亚变体的增加可能进一步损害当前新冠疫苗的保护效力,导致突破性感染和再次感染激增。

  研究人员还进一步通过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技术(SPR)分析发现,BQ.1,BQ.1.1刺突与ACE2结合能力和BA.4/5相当。而XBB和XBB.1刺突与ACE2的结合能力相对于BA.2略有下降,可能是由于位于受体结合结构域(RBD)的顶部F486S和R493Q突变导致。研究人员总结道,SPR分析没有提供证据表明新变种的增加是与ACE2结合能力更高导致。

  由此,BQ和XBB系列逐渐成为全球的头号流行毒株可能是因为其具有更强的免疫逃逸能力,而不是传播能力更强。不过,另一项华盛顿大学健康指标与评估研究所(IHME)的研究同时显示,XBB变体比早期版本的奥密克戎更具传染性。

  接种异种类型疫苗加强针更优

  小分子药物仍有疗效

  尽管如此,但何大一团队的研究也指出,针对新型奥密克戎亚型毒株XBB,加强针疫苗的效果略好于原始疫苗。研究人员在文中强调,接种疫苗仍然能有效地预防住院和严重疾病,并可能降低后遗症的风险。

  12月31日,美国免疫学家、生物医学高级研究与发展管理局(BARDA)前主任里克·布莱特也在接受采访时指出,“在XBB毒株感染方面,新加坡的经验令人鼓舞”。他表示,在此前因XBB引发的感染浪潮中,尽管新加坡的感染病例激增,但没有看到相应的住院和死亡人数大幅增加,“我们认为这是因为新加坡有更多的人接种了最新的疫苗和奥密克戎加强针。”

  这也是多位专家们一致认同的“最重要的事情”,即接种奥密克戎疫苗加强针,以增强免疫系统对抗新毒株的能力。

  此前,在第二届大湾区(深圳)疫苗峰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在演讲中谈及疫苗全程接种后的加强针情况时指出,两剂灭活病毒疫苗接种后,接种第三剂疫苗有效,并在真实世界证明有临床保护性增强。此外,两剂灭活病毒疫苗接种后,接种mRNA疫苗有显效,两剂灭活病毒疫苗接种后,接种亚单位蛋白疫苗有显效,两剂灭活病毒疫苗接种后,接种腺病毒载体疫苗有显效。

  钟南山明确指出,接种异种类型疫苗效果可能更佳,但需在真实世界进一步观察其保护率才能证实。

  此外,另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是,何大一团队的研究还发现,单克隆抗体对新的亚变体“基本上不活跃”。不过,根据12月9日《新英格兰医学》期刊发表的一项研究显示,尽管单克隆抗体对BQ.1.1、XBB无效,但只有针对保守靶点的小分子药物仍保持疗效。

(责编: admin)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