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 “四史” 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与路径探析(四史教育论文3000字)
发布时间:2024-12-20 14:16:31来源:
新时代 “四史” 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与路径探析
摘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更高要求。“四史” 教育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丰富资源与独特视角。本文深入探讨新时代 “四史” 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与路径,旨在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有益参考,助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关键词
新时代;“四史” 教育;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价值与路径
一、引言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学习党史、国史,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继续推向前进的必修课。” 在新时代,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具有极为重要的战略意义。“四史” 教育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能够为高校学生提供更为全面、深刻的历史认知与思想启迪,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增强其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二、新时代 “四史” 教育的内涵与特点
2.1 内涵
“四史” 即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党史是中国共产党从诞生到发展壮大的历程,展现了党的初心与使命、奋斗与牺牲、理论与实践,是一部波澜壮阔的创业史与奋斗史。新中国史记录了新中国自成立以来,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方面的建设与发展历程,体现了中国人民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改革开放史聚焦于中国开启改革开放伟大征程后的变革与成就,反映了中国勇于自我革新、积极融入世界的决心与智慧。社会主义发展史则追溯社会主义思想从萌芽到实践,在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发展演变,彰显了社会主义的强大生命力与优越性。
新时代 “四史” 教育,就是要引导广大学生深入学习 “四史”,深刻理解中国共产党为什么 “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 “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 “好”,从而坚定理想信念,传承红色基因,勇担时代使命。
2.2 特点
- 历史与现实的紧密结合:“四史” 教育既扎根于历史,又着眼于现实。通过回顾历史事件、人物与进程,为理解当下社会现象、政策举措提供历史依据;同时,以现实问题为导向,从历史中汲取智慧与力量,探寻解决现实问题的方法与路径。
- 思想性与政治性的高度统一:“四史” 教育蕴含着丰富的马克思主义思想、党的创新理论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它不仅是历史知识的传授,更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旨在培养学生的政治认同、思想引领与价值塑造,使学生在历史学习中增强对党的领导、社会主义制度的政治认同。
- 系统性与全面性的有机整合:“四史” 涵盖了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层面的内容,相互关联、相互影响,构成一个有机整体。“四史” 教育注重从宏观到微观、从历史脉络到具体事件的系统性梳理,使学生能够全面、完整地把握历史发展的逻辑与规律。
三、新时代 “四史” 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
3.1 有助于坚定学生理想信念
“四史” 中蕴含着无数共产党人坚定信念、为理想而奋斗的事迹。通过学习 “四史”,学生能够深刻认识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从而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例如,在长征途中,红军战士面临着饥饿、寒冷、敌人追击等重重困难,但凭借着坚定的理想信念,胜利完成了战略转移,这一历史事件能够极大地激发学生坚守理想信念的决心。
3.2 有助于培育学生爱国主义情怀
“四史” 是一部中华民族的奋斗史与爱国史。从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反抗外敌入侵、争取民族独立,到新中国成立后致力于国家建设与发展,再到改革开放后为实现国家富强而拼搏,每一个阶段都彰显了深厚的爱国主义精神。学生在学习 “四史” 过程中,能够深切感受到先辈们的爱国热情与奉献精神,从而增强自身的爱国主义情怀,自觉将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紧密相连。如在抗日战争时期,无数中华儿女同仇敌忾、浴血奋战,用生命捍卫了祖国的尊严,这些事迹能唤起学生强烈的爱国情感共鸣。
3.3 有助于提升学生历史思维能力
“四史” 教育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历史素材与案例,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学生通过对历史事件的分析、比较、综合,能够学会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看待问题,把握事物发展的规律与趋势,提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在学习社会主义发展史时,分析不同国家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能够使学生深刻理解社会主义建设的复杂性与长期性,从而在面对现实问题时能够运用历史思维进行思考与判断。
3.4 有助于增强学生文化自信
“四史” 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包含着丰富的思想文化资源、价值观念与精神财富。通过 “四史” 教育,学生能够深入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内涵与魅力,从而增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与自豪感,树立文化自信。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 “天下大同”“和而不同” 思想,革命文化中的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的科技创新精神等,都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文化滋养。
四、新时代 “四史” 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
4.1 取得的成效
- 课程体系逐步完善:许多高校已将 “四史” 相关课程纳入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如开设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等专题课程或讲座,丰富了思想政治教育的课程内容。部分高校还积极探索 “四史” 与其他专业课程的融合,推动课程思政建设,使 “四史” 教育贯穿于人才培养全过程。
- 教学方法不断创新:高校教师在 “四史” 教学中积极采用多样化教学方法。例如,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通过图片、视频、音频等形式展示历史资料,增强教学的直观性与吸引力;采用案例教学法,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历史事件与人物进行深入剖析,引导学生思考与讨论;开展实践教学活动,组织学生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历史博物馆等,让学生在实地考察中感受历史的厚重与真实。
- 校园文化活动丰富多样:高校通过举办各类校园文化活动助力 “四史” 教育。如开展 “四史” 知识竞赛、演讲比赛、征文活动等,激发学生学习 “四史” 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举办红色文化节、主题展览、文艺演出等活动,营造浓厚的 “四史” 教育氛围,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 “四史” 文化的熏陶。
4.2 存在的问题
- 教育深度与广度有待拓展:部分高校在 “四史” 教育中,对历史事件的讲解停留在表面,未能深入挖掘其背后的思想内涵、历史逻辑与现实意义,导致学生对 “四史” 的理解不够深刻。同时,“四史” 教育在学科专业之间的覆盖范围不够广泛,一些非文科专业学生接受 “四史” 教育的机会相对较少,影响了 “四史” 教育的整体效果。
- 教学资源整合不足:虽然高校拥有丰富的 “四史” 教学资源,如图书馆藏、历史档案、校园文化设施等,但在实际教学中,这些资源往往未能得到有效整合与充分利用。不同部门之间缺乏协同合作机制,导致教学资源分散,难以形成教育合力,影响了 “四史” 教育的质量与效率。
- 学生参与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参差不齐:由于 “四史” 内容具有一定的历史性与理论性,部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会感到枯燥乏味,参与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高。一些高校在教学过程中未能充分考虑学生的兴趣点与需求,教学方式方法缺乏针对性,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导致 “四史” 教育在部分学生中未能达到预期效果。
五、新时代 “四史” 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
5.1 优化课程设置,构建 “四史” 教育课程体系
- 完善思想政治理论课主渠道建设: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进一步强化 “四史” 教育内容。例如,在《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中,深入讲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形成与发展历程,结合改革开放史阐述理论创新的实践基础;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中,突出党史与新中国史的重要地位,引导学生从历史的角度理解中国社会的变迁与发展。同时,根据 “四史” 教育的要求,适时修订教材内容,增加最新研究成果与历史案例,使教材更具时代性与吸引力。
- 开发 “四史” 特色选修课程:高校应结合自身师资力量与学科优势,开发一批具有特色的 “四史” 选修课程。如开设 “中国共产党的文化建设史”“新中国外交史”“改革开放中的经济变革与发展”“社会主义思想演变与实践” 等课程,满足学生不同的兴趣需求与专业背景,拓宽学生的 “四史” 学习视野。这些选修课程可以采用专题讲座、研讨式教学等形式,鼓励学生深入探究 “四史” 中的特定领域与问题。
- 推动课程思政与 “四史” 教育融合:将 “四史” 教育融入各类专业课程教学中,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有机统一。专业教师在课程教学中应积极挖掘本专业领域与 “四史” 的关联点,如在理工科课程中介绍我国科技发展历程中的重大突破与科学家的爱国奉献精神;在文科课程中结合学科知识分析历史文化现象背后的社会变革与思想演进。通过课程思政的方式,使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接受 “四史” 教育的熏陶,提升综合素质。
5.2 创新教学方法,提高 “四史” 教育教学效果
- 运用案例教学法:选取具有代表性、典型性的 “四史” 案例进行教学。例如,在党史教学中,以遵义会议、延安整风等案例为重点,深入分析其历史背景、过程、影响与启示,让学生在具体案例中理解党的历史发展进程中的关键转折点与重要决策。在新中国史教学中,可选取 “一五” 计划、“两弹一星” 研制等案例,展示新中国在经济建设与国防科技领域的伟大成就与奋斗精神。通过案例教学,使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历史的真实性与生动性,增强对 “四史” 的理解与记忆。
- 采用情境教学法:创设与 “四史” 相关的教学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历史氛围。如在讲解抗日战争历史时,利用多媒体技术营造战争年代的场景,播放抗战时期的影像资料、音乐等,让学生仿佛置身于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历史事件中的人物与场景,如开展 “重庆谈判” 角色扮演活动,使学生在情境体验中深入了解历史事件的复杂性与人物的思想情感,提高历史学习的趣味性与参与度。
- 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充分利用网络平台与信息技术,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 “四史” 教学。线上教学方面,建设 “四史” 教育网络课程资源库,包括教学视频、电子教案、在线测试、互动讨论区等,方便学生自主学习与交流。例如,制作系列 “四史” 微视频,每集聚焦一个特定的历史事件或主题,以简短精悍的形式呈现给学生,便于学生利用碎片化时间学习。线下教学则注重课堂互动与实践活动,如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课堂辩论、实地调研等,将线上学习与线下实践有机结合,提高教学效果。
5.3 整合教学资源,形成 “四史” 教育合力
- 整合校内教学资源:高校应加强对校内图书馆、档案馆、博物馆、校史馆等资源的整合与利用。图书馆可以设立 “四史” 学习专区,收集整理相关书籍、期刊、报纸、电子资源等,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文献资料。档案馆可挖掘校史中的 “四史” 元素,整理与展示学校在不同历史时期与党和国家发展的关联事迹,如学校师生参与革命斗争、社会主义建设、改革开放等活动的档案资料。博物馆可举办 “四史” 主题展览,通过文物、图片、模型等展示历史文化遗产与历史事件。校史馆则以学校发展历程为脉络,融入 “四史” 背景,讲述学校在时代浪潮中的成长与贡献,使学生在校园内就能感受到浓厚的 “四史” 文化氛围。
- 开发校外教学资源:积极拓展校外 “四史” 教学资源,加强与地方党史研究机构、博物馆、纪念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的合作。建立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定期组织学生前往参观学习、志愿服务、社会实践调查等。例如,与当地的革命纪念馆合作,开展红色讲解员志愿者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深入了解革命历史,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同时,邀请校外专家学者、历史事件亲历者或其后代走进校园,举办 “四史” 讲座、口述历史等活动,丰富教学资源与形式,拓宽学生的历史视野。
-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打造一支高素质的 “四史” 教育师资队伍。一方面,加强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 “四史” 培训,通过专题研修、学术交流、教学研讨等方式,提高其 “四史” 专业素养与教学能力。鼓励教师开展 “四史” 相关的科研工作,将最新研究成果融入教学中。另一方面,整合全校师资力量,组建跨学科的 “四史” 教育教学团队,包括历史、政治、文学、哲学、经济等学科教师,发挥不同学科教师的专业优势,共同参与 “四史” 教育教学与研究工作,为 “四史” 教育提供全方位的师资支持。
5.4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 “四史” 教育氛围
- 举办 “四史” 主题校园文化活动:高校应定期举办丰富多彩的 “四史” 主题校园文化活动。如开展 “四史” 文化节,包括 “四史” 知识竞赛、演讲比赛、征文比赛、书画展览、文艺演出等系列活动,以多种形式激发学生学习 “四史” 的兴趣与热情。举办 “四史” 主题读书月活动,推荐相关书籍并组织读书分享会、书评比赛等,引导学生深入阅读 “四史” 经典著作。开展 “四史” 主题班会、团支部活动等,鼓励学生在班级、团支部内交流学习心得与体会,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
- 打造 “四史” 校园文化景观:在校园环境建设中融入 “四史” 元素,打造具有教育意义的校园文化景观。例如,在校园内设立 “四史” 文化长廊,展示 “四史” 中的重要事件、人物、名言警句等,通过图文并茂的形式让学生在日常校园生活中随时接受 “四史” 文化的熏陶。建设 “四史” 主题雕塑,如以 “五四” 运动、长征精神、改革开放等为主题的雕塑,直观地展现 “四史” 中的重要精神象征,增强校园文化的感染力与凝聚力。
- 利用新媒体平台传播 “四史” 文化:充分发挥新媒体在 “四史” 教育中的作用。高校官方网站、微信公众号、微博、抖音等新媒体平台应开设 “四史” 教育专栏,定期推送 “四史” 知识、历史故事、研究成果、教育活动等内容。制作 “四史” 主题短视频、动漫、H5 页面等新媒体作品,以生动有趣、易于传播的形式吸引学生关注。例如,制作 “党史百年” 短视频系列,每集讲述一个历史时期的党的故事,在新媒体平台上广泛传播,扩大 “四史” 教育的影响力与覆盖面。
六、结论
新时代 “四史” 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具有极为重要的价值与深远意义。通过优化课程设置、创新教学方法、整合教学资源、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等多种路径,可以有效推动 “四史” 教育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深度融合,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与针对性。高校应充分认识到 “四史” 教育的重要性,积极探索适合本校实际情况的融合模式与方法,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奠定坚实的历史文化基础与思想政治根基,助力新时代青年学生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奋勇前行。
(责编: admin2)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