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化 >

《呼伦贝尔民族文物考古大系》推进扎兰屯卷出版 全10卷明年“十全十美”

发布时间:2023-03-19 15:30:31来源:
《呼伦贝尔民族文物考古大系》推进扎兰屯卷出版全10卷明年“十全十美”
《呼伦贝尔民族文物考古大系·扎兰屯市卷》编写工作会议参会代表合影。 中新社记者 孙自法 摄

  内蒙古扎兰屯3月19日电 (记者 孙自法)作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委托项目“蒙古族源与元朝帝陵综合研究”(简称“蒙古族源”)重要子课题之一,《呼伦贝尔民族文物考古大系》课题组3月19日在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扎兰屯市举行《呼伦贝尔民族文物考古大系·扎兰屯市卷》编写工作会议,该课题研究专著的编撰、出版工作在疫情后正式全面启动,力争2024年底完成该文物考古大系全部10卷本的出版任务。

《呼伦贝尔民族文物考古大系·扎兰屯市卷》编写工作会议会场 。 <a target=
《呼伦贝尔民族文物考古大系·扎兰屯市卷》编写工作会议会场 。 中新社记者 孙自法 摄

  蒙古族源项目首席专家、呼伦贝尔学院历史文化研究院院长孟松林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蒙古族源研究中心主任、蒙古族源项目北京办公室主任刘国祥研究员,呼伦贝尔博物院原院长、蒙古族源项目呼伦贝尔办公室主任白劲松研究员,以及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文物出版社、辽宁师范大学、内蒙古师范大学、呼伦贝尔学院、扎兰屯市文博机构等参与课题的专家学者及工作人员出席会议,共同为推进《呼伦贝尔民族文物考古大系·扎兰屯市卷》出版研讨交流、建言献策。

  扎兰屯市副市长苏文致辞说,扎兰屯位于内蒙古东部、呼伦贝尔市南端,地处大兴安岭中段东麓与松嫩平原西侧交汇处,总面积1.69万平方公里,是呼伦贝尔市总人口最多的旗市。这里历史悠久,早在7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这片土地就有人类活动的痕迹,漫漫岁月里积累了丰富的文化。目前,全市拥有各级各类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62处,其中国家级有金界壕扎兰屯段、吊桥、中东铁路建筑群(38个遗址点)3处,自治区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处(6个遗址点)、扎兰屯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16处。新发现历史建筑26处。馆藏文物总量4000余件。扎兰屯市政府将积极协调、密切配合编写工作组,切实为全面、详实展现扎兰屯的历史文化、人文自然打下坚实基础。

  刘国祥研究员表示,以国际化视野、面向全球发行的《呼伦贝尔民族文物考古大系》采取中英文对照方式出版呈现,系统展示呼伦贝尔地区的民族文物考古成果,从文化遗产角度图文并茂揭示包括蒙古族在内的森林草原民族生产、生活面貌和精神世界,为相关学术研究奠定基础,丰富和深化对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理论认识。

  《呼伦贝尔民族文物考古大系》共10卷,现已出版“海拉尔区卷”“鄂伦春自治旗卷”“陈巴尔虎旗卷”“额尔古纳市卷”“扎赉诺尔区卷”“新巴尔虎左旗卷”“新巴尔虎右旗卷”7卷,当天会议聚焦“扎兰屯市卷”编辑出版工作的同时,也对大系最后两卷“鄂温克旗卷”“莫力达瓦达斡尔旗卷”编撰进行展望和部署,争取2024年底实现《呼伦贝尔民族文物考古大系》出版“十全十美”。

  据了解,蒙古族源项目于2012年8月正式立项,旨在通过在呼伦贝尔地区开展田野考古调查和发掘,获取新的考古材料,开展历史学、民族学、人类学、语言学等多学科综合研究,系统阐释成吉思汗统一蒙古高原之前的蒙古族起源、形成和发展历程,同时对元朝帝陵已有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并在相关地区开展考古调查工作,力争取得新的学术突破。

  作为蒙古族源项目核心研究区域,呼伦贝尔地域辽阔,历史文化资源丰富。经过多年努力,考古工作者已在大兴安岭林区、呼伦贝尔草原及呼伦湖周围取得一系列重要考古发现,包括相当于青铜时代晚期至铁器时代早期的石板墓、两汉时期的鲜卑墓、隋唐五代时期的室韦遗存以及蒙元时期的城址等,特别是海拉尔区谢尔塔拉墓地、陈巴尔虎旗岗嘎墓地发掘发现一批8-10世纪的游牧民族墓葬,为在呼伦贝尔地区研究蒙古族起源提供出科学考古发掘的实证资料,备受中外学术界关注。(完)


(责编: admin)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