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化 >

陕西秦汉栎阳城遗址发现约2400年前冲水式厕所

发布时间:2023-02-16 16:00:14来源:
近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与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院联合组成的阿房宫与上林苑考古队在陕西秦汉栎阳城遗址的三号古城中发现了冲水式厕所的使用痕迹,三号古城所在时代为战国中期至西汉前期,是文献所载秦汉为都时期的栎阳所在,这是中国历代宫城考古中发现的唯一一例厕类遗存,也是我国考古发现的第一个冲水式厕所

图为3号建筑可冲水陶便器与弯管组合情况

在发掘时,考古工作人员在三号古城的3号建筑台基四周发现散水,台基北侧、西侧散水外发现屋檐滴水形成的滴水坑,表明建筑原为瓦顶。在散水外缘之内,发现连续分布、间距不等的陶立管,从位置判断,其可能与“擎檐柱”有关。

3号建筑台基中部偏西分布有一座半地下建筑(编号F1),向西清理出一处遗迹(编号F2)。F1坐北朝南,由门道、通道和地下空间组成,整体呈不规则甲字形,使用面积29.27平方米。F2根据形制判断,其由台基上的室内厕位和房外排污坑两部分组成。受晚期遗存破坏,厕位上部结构不存。“发掘显示,厕所可分为早晚两期,这说明使用中经过改造。”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阿房宫与上林苑考古队队长刘瑞表示。

图为3号建筑西侧院墙旁下水道

位于发掘区东侧的11号建筑,通过北侧廊道西折后与10号建筑连接。其台基呈长方形,台基西侧、南侧、北侧发现散水,北侧廊道以东的残存散水,在内外两条立瓦内用卵石平铺,残长2.6米、宽0.67米,残存卵石9排,东西长2.52米,呈南高北低。卵石为椭圆形,直径8厘米—10厘米,在台基北侧、南侧、西侧的散水与台基间均分布有陶立管。

通过考古清理和进一步的解剖发掘揭示,三号古城3号、11号等建筑从战国中期建成之后,一直延续使用到西汉前期,建筑形制、布局未有改变。“栎阳城是秦孝公于公元前383年开始修的,到今天已有2400多年了。这个建筑经过解剖,我们判断应该是从战国中期开始修的,建设之后一直沿用到西汉前期。厕所的设计、施工应该是跟这座建筑一体化设计的,因此也已存在2400年了。”刘瑞介绍。

“根据考古发掘,可以肯定这是一个冲水式厕所。虽然上半部分破坏了,不知其原貌,但陶便器下面是个斜槽,且连着陶弯管,其位置在室内,所以用过之后肯定要冲水,不然屋内气味会很臭。”刘瑞笑着说,这次发现的冲水式厕所,不仅有可能秦献公用过,而且说不定汉高祖刘邦也用过。

在3号建筑发掘清理出的诸如半地下建筑、厕所等建筑和在3号、11号建筑等清理出的空心砖台阶、大半圆瓦当、陶立管的使用等,都大大提前了我们对相关建筑内涵构成、高等级建筑材料使用的时代认识,是目前考古工作揭示出的时代最早、等级最高的考古实证,对战国乃至秦汉一系列高等级建筑的深入研究具有重要价值。

(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 李洁 张哲浩 图片由阿房宫与上林苑考古队提供)

来源: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 李洁 张哲浩 图片由阿房宫与上林苑考古队提供

(责编: admin)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