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桥》升起之时,理想与热血犹在
《大桥》升起之时,理想与热血犹在
“虽然上海已经拥有了越来越多的大桥,但大桥精神永远不会过时。”话剧《大桥》总导演周小倩对记者感慨,“我们用新的方式讲述那一代人为上海建设大桥的故事和工人们前赴后继、不惜一切代价的精神,希望打动现在的观众。”明天,由上海话剧艺术中心制作演出的经典话剧《大桥》将作为启动演出为全新开业的茉莉花剧场揭幕,剧组近日正在进行最后的合成和彩排。
1991年,也是南浦大桥聚拢之年,由上海市工人文化宫话剧团创排的话剧《大桥》横空出世,这部以建造南浦大桥为切入点,展现建桥工人与工程技术人员群像、重现这一艰苦卓绝建桥过程的作品收获了大奖和赞誉无数。有评论家称“它热情洋溢地歌颂了工人阶级在‘四化’大业中迸发出来的高昂的建设热情和无私的奉献精神,是一出充满强烈时代精神的好戏。”首演30余年后,“大桥”即将在具有历史地标意义的茉莉花剧场(前上海市工人文化宫剧场)再度升起,这不仅是对往昔岁月的一次致敬与回望,也为当下戏剧舞台现实主义创作带来更多启迪。
大桥精神为时代注脚
《大桥》首演之时,周小倩是台下的观众,彼时她是上海戏剧学院导演系的一名学生。回想起观演的那天,她依旧对受到的震撼和冲击记忆犹新,“《大桥》当时对我们来说是一部‘天花板’级别的作品,特别是桥升起来的那一刻,所有的观众都被深深触动了”。
学生时期的景仰延续至今,丝毫没有褪色,“这是一次站在巨人肩膀上的创作”。在与剧组讨论舞美设计时,周小倩始终坚持——大桥一定要升起来。“这几天排练,桥一共升起四次,每看一次,我都会起鸡皮疙瘩。”她说道,“大桥立在台上的一瞬间,点亮了每人心里的那一盏灯。”
上世纪80年代的上海,浦东与浦西之间的交通往来只能依靠轮渡。黄浦江边船舶的汽笛声,海关大楼自鸣钟的钟声,是鲜明的时代注脚;挤轮渡上班的“打工人”默念“这班轮渡轧不上,这月奖金要泡汤”;买房子的人坚持“宁要浦西一张床,不要浦东一套房”……在作品中,主创用普通老百姓的生活素描串起对“大桥”的希冀,早起运动的青年、忙忙碌碌的早餐铺主人、骑着自行车匆匆而过的路人……演员们在大量使用钢架材料的舞台上下穿梭,错落有致的结构将建造中的南浦大桥和造桥工人的宿舍融于一体,艺术再现了改革年代的生活图景,观众也将“穿越”回几十年前的上海,踏上重温旧日时光的旅途。
因为记录得以被留存
“一定要建第一流的大桥,出第一流的人才,创出个大桥精神来!”《大桥》中,施工队长罗大卫和他的伙伴们为实现大桥工程日夜拼搏在工地上。也许他们都有各自的人生困难和苦涩,但豪迈的建桥事业给他们带来了自信、尊严和无限的欣慰。“大桥精神也是人的精神,无论是造桥还是表演,各行各业只有所有人团结起来,才能把事情做好。”“罗大卫”的扮演者韩秀一向记者表示。这是韩秀一继《于无声处》和《邹碧华》后第三度参演上话和工人文化宫共同出品的话剧。
上世纪90年代演出时,《大桥》的舞台上有不少工人身份的演员,他们身上自带着劳动人民的质朴和热情,而在周小倩看来,韩秀一的身上恰恰拥有这些特质。2003年,韩秀一从家乡来到上海,彼时,南浦大桥已经伫立在黄浦江之上。这些年在上海生活,他也常常驱车驶过大桥,而在出演“罗大卫”之后,他有了不一样的情感,“这不仅仅是一座桥,也像是一个按钮,按下去之后,整座城市甚至都会因此改变。”
近年来,国内舞台不乏反映城市建设的话剧问世,韩秀一也曾参与其中。在他看来,要让这类题材被年轻人所接受和喜爱,对演员的表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诠释人物的细腻水平和对年代的感知程度,决定着观众是否能够静下心坐在台下。”他对记者说,“每个城市都有类似南浦大桥的标志,每讲述一次关于它们的故事,就是对城市发展来路的一次深情回望。”(本报记者 王筱丽)
(来源:文汇报 2023年2月2日 第5版)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